柯城区人民医院万少华团队事迹

寻找最美医生 央视网 2015年12月30日 11:16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有一支特殊的志愿服务团队,他们常年奔走乡村,为饱受日军细菌战遗害的“烂脚病”老人们提供义务医疗救治。这支爱心团队,就是被称为“万少华团队”的“日军细菌战烂脚病”医疗救助小组,由柯城区人民医院万少华、郑新华、毛晓伟、戴云刚、余志斌、柴腾蛟、占倩颖、祝黎昕、韩继红、徐丽芳、徐宏景、叶圣忠12名年轻医护人员组成。

       自2009年3月开始,“万少华团队”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免费上门为这些烂脚老人医治,先后上门换药2000余人次,发放药品、电话随访2200余人次,回收、销毁医疗垃圾1100余公斤,他们坚持七年如一日救治、帮助和关爱老人,以医者仁心、青春热情“抚慰民族的伤痛”。

从左往右为:蓝邵燕、祝黎昕、柴腾蛟、郑新华、万少华、毛晓伟、丰青龙、徐留虹、钟云云

从左往右为:蓝邵燕、祝黎昕、柴腾蛟、郑新华、万少华、毛晓伟、丰青龙、徐留虹、钟云云

这也是一场“抗战”
       20世纪惨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真的已经远离世人了吗?四省通衢、青山绿水间的浙江省衢州市,藏着一段不为人熟知的沉痛悲壮历史。

       1940年10月4日,日军向衢州空投了第一颗细菌炸弹,对居民区撒下大批带菌的麦粒、黄豆、粟米、麦麸、棉花等物品。1942年8月25日,日军细菌部队司令石井四郎到衢州秘密布置细菌战。

       浙江省档案馆公布的资料显示,抗战期间衢州共遭受日军三次较大规模细菌战侵袭,1940年至1948年,因细菌战所致各种恶性传染病患者30多万人、病死5万多人,是全国遭受细菌战伤害最大的地区之一。至今,仍有百余名当年受炭疽病菌感染的老人,长年饱受“烂脚病”折磨。

       刘四古是第一个给万少华团队留下沉重记忆的老人。

       2009年3月的一天,车至黄家街道村,万少华问路。热情的村民一听“刘四古”三个字,突然犹豫起来。指着两百米外,孤零零地在一片空地上,突兀的一间集体房,村民说:“那就是刘四古家。我不走过去了,他实在太臭了!”

       烂脚的异味,能有多臭?!

       推开门,令人作呕的臭味冲出封闭的空间,穿过口罩,瞬间扑鼻而来。万少华说:“从来没有闻过这么臭的味道,腐尸一样!”

       屋角落,70多岁的刘四古蜷缩在床上。3月,山里的天气还凉。但老人的腿,因为肿得流血流脓,穿不上裤袜,只能敞露着。

       本该是没有苍蝇的季节,但那双恶臭的烂脚,却被苍蝇紧紧包围。

       接下来的画面,更让年轻的医生护士们阵阵恶心,震惊。

       毛晓伟回忆说:“当时,我看见他腿上的痂皮下面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动,猜想可能是一个出血点。等到掀开那层痂才发现:天啊!哪里是什么出血点?!那是蛆!是密密麻麻的蛆在动!蛆最喜欢的,就是腐肉!”

       窗外,青山绿水,层峦叠翠。这和刘四古裸露的烂脚所形成的对比,强烈地刺激着年轻人的心。

       两个多月的走访,他们看到了许多双和刘四古一样,令人震惊的“烂脚”。每次调查回来,所有的年轻人都神色凝重,久久沉默……

       “这是日寇的恶行,也是留给中国医生的另一场‘抗战’。”万少华说。

       经过社会各界努力争取,从2008年开始,浙江省将二战期间因细菌战造成后遗症受害者的直接治疗费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2009年,衢州市柯城区作为全省试点,率先为细菌战受害者提供免费的医疗救助。

       从那时开始,万少华和他的同事们按照摸底排查名单,挨家挨户走进那些患“烂脚病”的老人家中,问诊、换药、消毒、拍照留档,回到医院再逐一讨论病例,按照症状轻重分类整理。经区里组织的专家小组鉴定,先后确认了辖区内39名细菌战“烂脚病”患者。

       医护人员纷纷自愿报名加入“万少华团队”,承担起救治帮助这些老人的责任。按病情不同,每半个月或一个月上门一次,为老人们换药治疗,保持电话回访,随时关注病情发展。7年来,因为工作调动,“万少华团队”的人员有过变化,但爱心的传递、责任的接力一直未变。

       万少华说,从事医护工作见过的病痛多了,但老人们那些经过数十年仍血肉模糊、恶臭不绝的创伤,还是让他们深感震撼和怆痛。“我们愿为这些‘烂脚’老人在晚年过得更有尊严尽一份自己的责任,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责任不能缺失。”

       历史启迪现实,现实回应历史。
       柯城区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大多是80、90后的年轻人。为细菌战受害者服务,是医院的职责,更是传递爱国主义精神思想的最佳平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抚慰民族的‘伤痛’,责任不能缺失。”万少华说:“活着,就是一种抗争。我们要让‘烂脚’老人好好活着!”

       九华上宅村,与弟弟相依为命,83岁的老人郑土宣,烂脚上结了厚厚的黑垢。地上,淌着血水、脓水,成群的蚂蚁爬过,苍蝇飞来。

       “老人的脚太脏了,更容易引起感染”,万少华对老人的亲属说,“你们要常给他洗脚啊!”

       亲属则站在十米之外回应说:“实在是太恶心了。”他们也害怕万一被传染。

       万少华撸起袖管,从站在远远的郑土宣家人手上接过水壶。

       老人满是污垢的脚,用手搓,已经洗不干净。万少华拿来板刷使劲地刷。烧好热水,担心洗脚水温度过,护士又去挑来凉水,把开水兑成温水……

       “真不好意思,我们看,都不敢看,更从来没有像你们这样帮他洗脚……”郑土宣家人惭愧地低下了头。

       不知多久没洗过的烂脚洗干净了,药上好了,创口包扎起来了……这个终身未娶,过去一直捡拾塑料、广告纸、旧报纸进行包扎伤口的老人,面对如此细心、耐心,认真地地给自己检查、洗脚、消毒、上药、包扎的医生护士时,禁不住“呜呜”大哭起来。

       风烛残年、贫穷孤独……长期的失群独居,这些老人不愿见人,不愿说话。70多年的煎熬,有些老人的精神、心理都有了一些问题。年轻的医护人员上门服务,曾还遭到拒绝。 

       沟溪乡碗窑村,1939年出生的巫双良,因为细菌战烂脚后,贫困交加,也终身未娶,单身居住在敬老院内。

       2009年6月,团队上门做治疗时,老人开始非常拒绝,竟一边喊着:“出去!我不需要你们帮我”,一边将放在桌子的竹制品甩向万少华。

       为了化解误会,万少华找村干部一起做工作。尽管干部们一再说巫双良脾气古怪,不好沟通。但万少华说坚持:我相信他只是失望,并未绝望。

       一次次耐心沟通。几番周折,巫双良将信将疑,终于将溃烂的左腿伸向了万少华。

       一次次上门救治,巫双良左腿上原本溃烂的创面开始结痂。看着渐渐好转的腿,老人满心欢喜。

       “从最初的拒绝、不欢迎,到后来的信任,这是180度的转变。再看到老人们的烂脚渐渐好转,作为医生,我很欣慰,也很有成就感。”万少华说。

       但情况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后续的治疗中,一次,巫双良不让医护人员进屋。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是之前进城门诊,花了20块钱车费,山路遥远好不容易进城上了一趟医院,结果只拿回15块钱的药,于是,老人心里一个劲地埋怨说“不值!”。

       为了消除误会,让老人解解气,年轻人在门外一遍遍地道歉。他们也看到了工作中的疏忽,意识到应根据实际情况,为每一个老人制定不同的医疗方案:居住偏远,拖着烂脚进城看病不便的老人,就安排多上几次门,每次多留一些药水和纱布;对治疗没有信心,情绪低落,甚至排斥的老人,就要注意多解释沟通,陪他们聊天……为了便于和老人们交流,老家江西的万少华认真学起了衢州话,甚至还用心学一些农村的“土话”。

       在年轻人的关心救治下,如今,几乎每一个烂脚老人都学会了自己换药包扎。以往为止血止脓,不讲卫生地在伤口上包裹的香烟纸壳、保鲜膜和破布不再有了……

年轻的医疗团队在救助的过程中,奉献了美好,也收获了幸福……

       老人魏洪福有条跟随他多年的黑狗。

       黑狗从小就看到主人烂脚,看着主人难受。每次夜里,老人辗转难眠地呻吟时,黑狗就会依偎在他的床头,给主人一些安慰。

       因为烂脚,异味,魏洪福不外出,邻里也很少上门走动。

       7年前的一天,从城里来了医生给魏洪福看脚。看来了陌生人,一阵“汪汪”的狂叫之后,黑狗警惕地跟在他们身后。

       年轻人扶起老人下床,艰难地坐到椅子上。黑狗虽然温顺地就趴在一旁陪伴,头颈却向着医生昂起,似乎一边担心主人又会痛苦的呻吟,一边又警惕着陌生人的一举一动。

       清洗伤口,消毒上药,再包扎。看见在陌生人的照料下,主人精神好多了,黑狗舔起舌头,摇起尾巴……

       “去,我站不起来,你送送他们!”临走时,魏洪福拍拍黑狗说。黑狗就摇尾送医生出门,蹦跳下了十几级石阶,穿过门口的小溪桥,直到送他们上车。

       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以后,每次医护人员上门,黑狗都会提前守在门口,摇头摆尾,吐着舌头,转圈迎接。结束时,黑狗也总会送医生们离开。

       如今,老人的双腿创面渐渐缩小,已经可以偶尔下地走动,去门口晒晒太阳。现在,医生下乡临走时,魏洪福老人可以颤颤巍巍地从椅子上站起来了,他说:“从前都是我的小狗送你们,现在我要自己送。”扶着门框,挥着手,记者看见魏洪福的目光一直跟随着车辆开走的方向,直到蜿蜒的山道遮住了他伛偻的身影。

       医生毛晓伟说:“这种场景,这种细节,常常让我们感动。”

       而更令人感动的是,年轻人不仅为烂脚老人提供了医疗服务,还和他们成了朋友、亲人。

       魏洪福告诉记者:“我儿子患上晚期肠癌,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请毛晓伟医生帮忙。他帮我们办好了所有住院手续,还亲自给我儿子开刀。小毛医生现在真成了我们的依靠!”

       “来来来,先吃颗家鸡蛋,营养营养……”,“送点笋干,都是自己家晒的……”老人和亲属们,常常拉住年轻人的手这样说。随年轻医疗团队走进每一个有烂脚老人的家,记者一次又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和对话。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从他们和老人们交往的一举一动的交往中,采访的记者们都深深感受到了这种朴实的美好。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助。7年里,39位老人已有20位离世……

       平时工作十分繁忙,没有加班费,没有补贴,也没有调休,“万少华团队”的医生、护士和司机都是利用节假日出诊,为孤居偏远乡村的老人换药。

       重症的护士长徐丽芳,平常工作忙碌,但对于烂脚病下乡治疗工作,她从不推辞。有一次,一位腿脚不便的烂脚老人感到不适,打电话给万少华。万少华立即安排车辆、药品,但下乡去还需要一名护士。临时要人,怎么办?他向徐丽芳求助。好值班回家的徐丽芳,二话不说就从家中赶来。后来,万少华才知道,徐丽芳父亲那几天犯了心脏病,正在医院治疗。她原准备陪伴父亲。

       郑新华为刘四古上门治疗,衣服湿透,全身从里到外都是恶臭。回家路上,路人都掩着口鼻绕开他走。走进家门,妻子问她:“你这是做什么?这么臭!”,但他一直坚持上门治疗,直到2012年老人离世。

       万少华答应陪儿子一起看场电影,拖了一个暑假也没看上;有时,由于医院用车紧张,为了不耽误治疗,他会开着自己的车下乡。

       有一次,他载着医师余志斌、护士徐丽芳在前往华墅乡三官岭村的一段200多米的上坡山路上,车子突然熄火并缓缓倒退,差点跌入悬崖。老司机徐宏景说:“这条路,有时我们开着都很紧张,但每当医院用车紧张,万少华都会开着自己的车下乡。”

       7年时间来,年轻的医疗团队奔波在乡间的脚步从未停歇,从无怨言。是什么力量支撑他们?

       年轻人几乎都异口同声地说: “是老人们需要我们!”

       1993年出生的祝黎昕对记者说:“2014年,毕业到医院。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到了烂脚病。刚开始,以为只是下乡看看老人,换换药,应该很简单。”但是,没有想到往返路上,由于山路崎岖、天气炎热,所看到的烂脚场面太过恶心、震撼,回到家,她开始发烧,她的心里也曾有过负面情绪。但当闭上眼,一想到那些可怜的老人,想起每次换药时,老人眼睛里透出的“依赖”,她就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祝黎昕这样感叹说:“相比那些饱受战争摧残的老人,我们真的太幸福了!”

       1992年出生护士占倩颖说:“过去生活和工作忙碌,让我静不下心思考、感悟今天的幸福。相比那些饱受战争摧残的老人,现在每次下乡回来,我都深深感受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真的感到太幸福了!我提醒自己,一定要为每一个老人好好服务。”

       “和老人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常看到老人们流泪。老人们的泪水,掉在地上,也点点滴滴落在我们的心里。”徐丽芳说:“很奇妙,那一刻,什么脏,什么臭,什么恶心都没有了。”

       经过几年摸索,“万少华团队”已经总结出一套相对有效的治疗方案。但“烂脚病”无比顽固,有时即使创面暂时愈合,也会反复发作。近几年,来自上海、北京等地的专家参与到“烂脚病”救助相关课题攻关中,总结临床经验,提供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治疗办法。

       在他们自己看来,所做的事情再平凡不过。当有媒体记者想让他们说说自己经历的感人故事时,这些年轻人总是说:“好象也没什么特别的。”是的,他们都不是善于言辞的人,只是默默地用行动去表达自己的爱心,从来不求什么回报。

       几年间,许多历经磨难、风烛残年的“烂脚病”老人相继离世,目前仍在世的患者还有19人。和这些老人的每次握手告别,也许就是最后一次生离死别的接触。“万少华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想在这些悲惨老人的苍茫暮年里,多为他们治疗一次,多给他们送一份温暖……

860010-1134030100
1 1 1